English

达拉特人“借水行船”

1998-06-06 来源:光明日报 张民华 殷耀 我有话说

笔者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北大门达拉特旗,听到当地的同志不止一次地谈起抓住机遇、发展经济的体会,也了解到不少达拉特人“借水行船”的新鲜事。

那天早晨在达拉特宾馆院子里,我们远远见到两位外宾与旗委书记王德宝一面握手,一面大声说:“棒极了!”事后王书记告诉我们,那两位美国客人是前一天乘飞机晚上赶到旗里洽谈合资项目的。他们对达拉特旗的机场和公路交通的便利赞不绝口。

达拉特旗怎么会有机场?看到我们惊异的表情,王德宝连忙解释说:“达拉特旗与包头隔河相望。从前过河全凭渡船十分不便。黄河大桥建成后旗政府所在地的树林召镇距包头仅20多公里,于是达拉特人就把包头的机场和火车站作为本地的投资环境了。”

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达拉特人“借水行船”,振兴经济的成功尝试引起了我们的关注:借助210国道的扩建,沿线的小城镇建设乘势而起;连年亏损的达旗糖厂在包头糖厂的扶持下逐步走出低谷;濒临破产的旗造纸厂在与优势企业联姻后也开始摆脱困境……

王德宝说,达拉特人在几年的实践中得到一个重要启示,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树立全新的资源观和开放的市场观。特别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,要善于借用别人的资源,把周边地区的优势转化为本地的优势。

笔者注意到,达拉特人运用这一新的资源观和市场观,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如鱼得水,而且在文化卫生事业的建设中也受益匪浅。

达拉特旗人民医院院长邬文华说,黄河大桥建成及210国道开通后,许多本地的患者纷纷转道去东胜和包头就医。使得医疗设备相形见绌、诊治检测严重缺项的旗医院门庭日渐冷落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但购置先进医疗设备的资金却成了一大难题。经过几番反复之后,医院做出了“借水行船”的抉择。

1996年,他们以外方投资、医院使用、限期还款、利润分成的方式与一名香港客商达成协议。由对方出资230万元购置了一台从美国进口的CT机,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第一个使用CT机的县级医院。1997年,这家医院又通过类似方式引进了彩色多普勒和X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。后来,医院还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扶持资金建成了一座有230多个床位的新的住院部大楼。医疗服务条件不断改善,不仅便利了本旗的病人,还吸引来许多外地的求医者。

笔者在即将结束鄂尔多斯之行时听到一些令人鼓舞的新信息,说达拉特人正在利用本地毗邻黄河、地平土肥的条件,招商引资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发。仅今年春天引资开发的土地已达30万亩。旗里还准备借助当地的区位优势,在树林召镇建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羊绒集散中心。看来达拉特人是想借更多的“水”,行更大的“船”哩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